2006年春,酝酿已久的工程沪汉客运专线合武段在建设正式开工建设。
同时,经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六安市文物局组成考古发掘队在大型发掘了一座该线经过的古墓。后来,由于文物考古的需要,在建的沪韩荣高铁向南移动了107米。
发掘结果表明,整个墓采用“黄场倾”的埋葬形式,西汉时期只有王侯使用。虽然陵墓被盗,但出土了500多件(套)珍贵文物,如漆木碎片、玉器和金箔。
根据墓葬的形制和规模、出土实物和铭文,结合文献资料,考古学家推断1号墓为西汉潞安王刘清的遗墓。这个考古项目也被评为“2006年十大考古新发现”。
刘清是谁?
刘清是汉高祖刘彻的侄子,也是六安国王。
六安国的由来
六安(鲁)安,又名“藁城”。
4000多年前,舜、禹、带领中国部落到淮河流域,为了抗洪,驱逐的三苗部落。
“柳”和“陆”可以互换,意思是靠近水边的高坡。位于大别山余脉,丘陵起伏,错落有致,分布于淠河两岸。根据这一地形,于称之为“六部”,将葬于此,并将其作为国都赐给的子孙。
“六”指的是地形,不是数字。六安又叫“藁城”,因为它是皋陶后裔的封地。根据历史记载,“皋陶于六月去世并下葬”。"于封小儿子为六拜."
六安之名始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定六安。六安被后人称为藁城,是因为被舜称为刘。随着王侯权力的削弱,分封制逐渐被废除,但汉武帝时为什么会出现另一个“六安国”?
故事开始于秦灭六国之后。
秦实行郡县制,皖西属九江郡。楚汉之争,项羽封九江英布王,定都六安。后来不服项羽的英布,从楚国投奔汉国,跑到刘邦那里,被封为淮南王,仍以六安为都城。
公元前196年,自不量力的英布再次攻打汉朝,结果是自杀。刘邦杀了英布后,封幼子常陆为淮南王,迁居寿春。该地区由九江州和淮南州管辖。